帶有非線性聯(lián)軸器軸系穩(wěn)態(tài)響應(yīng)計算方法的研究
5-1帶有非線性聯(lián)軸器軸系力學和數(shù)學模型的建立
在第三章,根據(jù)試驗的基礎(chǔ)建立了具有非線性遲滯特性聯(lián)袖器的恢復力模型。這一章,將研究一個帶有這種聯(lián)軸器的軸系如圖5-1所示,該軸系有n個圓盤,由鋼絲繩聯(lián)軸器與主機相連接,按以下原則建立力學模型:
1.每個圓盤均視為剛性勻質(zhì),所有圓盤的質(zhì)量mi都有不同程度的偏心距ei。轉(zhuǎn)軸軸線垂直通過各圓盤的幾何中心;
2.設(shè)軸承、軸承座以及聯(lián)軸器各向同性,靜坐標系如圖5-1所示,支座處理成簡支;
3.聯(lián)軸器從動端處理成一集中質(zhì)量mb,由于聯(lián)軸器主動端與主機軸相連接,主機袖相對軸系軸來說,較短較粗,剛性較大,變形較小,故將聯(lián)軸器主動端、主機軸視為一體,位移為零,聯(lián)軸器從動端與主動端之間由非線性彈簧及非線性阻尼器聯(lián)結(jié);
4.軸系為小位移振動,且忽略回轉(zhuǎn)效應(yīng)。
當主機以角速度ω轉(zhuǎn)動時,軸系在各偏心力的作用下產(chǎn)生穩(wěn)態(tài)振動,其運動微分方程可表示為:
式中
分別為軸系的質(zhì)量和左陣、阻尼矩陣和剛度矩陣。其中阻尼矩陣
,a,b為比例常數(shù)。
其中:y
i,z
i分別為軸系中第i個圓盤在y,z方向的位移分量;
=dy
i/dt,
=d
2y
i/dt
2,
=dz
i/dt,
=d
2z
i/dt
2分別為對應(yīng)于位移分量y
i,z
i的速度和加速度,y
b,z
b為聯(lián)軸器從動端集中質(zhì)量塊m
b在y,z方向的位移;
=dy
b/dt,
=d
2y
b/dt
2,
=dz
i/dt,
=d
2z
d/dt
2分別為對應(yīng)于位移分量yb,zb的速度和加速度;
,
為y,z方向的激勵力向量,其中m
ie
iω
2cos(ωt+
),m
ie
iω
2sin(ωt+
)分別為y,z方向的偏心力分量;
(
,y
b,
,ωt),
(
,z
b,
,ωt)分別為非線性彈性聯(lián)軸器恢復力
在y,z方向的分量。
為第i個圓盤質(zhì)量偏心的初相位角,即軸系靜止時,第i個圓盤質(zhì)心和幾何中心連線與水平軸的夾角。
由于假設(shè)軸承、軸承座以及聯(lián)軸器各向同性,式(5-1〕、式(5-2)解法相同,只需要討論二者之一即可。
式(5-l)表示一個局部非線性彈性和阻尼元件的振動系統(tǒng),對這種系統(tǒng),按現(xiàn)有常規(guī)方法來求解是非常困難的,為此,本文以GILM為基礎(chǔ)發(fā)展了一種稱為SSGILM(Separate System-Gal-erkin and Improved Levenbery-Marquar-dt)的方法來求解此類微分方程組。
5-2 SSGILM法
一.振動微分方程組的改寫和解耦
首先把有局部非線性系統(tǒng)振動微分方程組(5-1)式改寫成只有線性常系數(shù)的微分方程組和一個具有非線性變參數(shù)的微分方程兩部分:
式中:
式(5-4)的P
y中含有y
b和
而(5-5)的F
j中含有y
j,
(j=1,2,… n)。這樣,軸系分成運動微分方程耦聯(lián)的兩個子系統(tǒng)一線性軸系子系統(tǒng)和非線性聯(lián)軸器子系統(tǒng)。
式(5-4)為線性方程,按常規(guī)方法可求出無阻尼的各階固有頻率p
i以及對應(yīng)的主振型Y
i向量(i=1,2,…,n),Y
i分別除以相應(yīng)廣義質(zhì)量的平方根
得到正則振型Y
Ni向量。引入正則振型坐標W
Ni,對(5-4)式進行坐標變換;
式中,W
Ni為正則振型向量W
N中的第i個分量,
和
,分別為它對時間t的一次導數(shù)和二次導數(shù);I為單位矩陣; s
i=(a+
)/2P
i=c
ii/2p
im
i為振型比例阻尼比;P
Ni為P
N=
P
y激勵力向量中的第i個分量。
經(jīng)正則坐標變換,雖然得到互不耦合的線性微分方程組(5-9),但是(5-9)式仍然不能像單自由度振動系統(tǒng)那樣求解,因為(5-9)式中的激勵力包含未知的振動位移y
b和振動速度
。如果y
b已知,就可以從(5-9)式中解得W
Ni,進而可以由(5-7)式得到各y
i。因此需要求得y
b。
圖5-1所示軸系在主機帶動下轉(zhuǎn)動時,各圓盤質(zhì)量偏心將產(chǎn)生周期偏心激勵力,根據(jù)第二章的試驗結(jié)果,聯(lián)軸器非線性恢復力Q是時間的周期函數(shù),因此當軸系中有聯(lián)軸器這種局部非線性元件時,可以設(shè)它的位移響應(yīng)是周期性的,即假設(shè)y
b有下面的形式:
由式(5-6)、(5-8)和(5-9)可知,激勵力由二類力構(gòu)成,一類是質(zhì)量偏心力m
ie
iω
2cos(ωt+
,另一類是恢復力k
i(n+1)y
b-c
i(n+1) ,為求解(5-8)式方便,將(5-10)代入(5-8)式,并將正則激勵力分解成:
PN= Py=PN1+PN2 (5-11)
式中:
由(5-11)和(5-12)式可知,若{a}已知,就可以由(5-12)式求出各W
Ni,代W
Ni入(5-7)式,可以得到各y
i。由此可以把求y
b的問題轉(zhuǎn)化為求{a}=[a
0 a
1 的問題。
二、Galerkin法的應(yīng)用
為了求出{a},引入無量綱時間τ=
,則(5-10)式可以寫成:
式中[q
0 q
1 … q
N ]
T的各分量為聯(lián)軸器恢復力
的傅立葉級數(shù)各簡諧分量的系數(shù)分量。[f
10 f
11 … f
1N ]
T,…[f
jo f
j1 … f
jN ]
T,…[f
n0 f
n1 … f
nN ]
T分別為彈性恢復力和阻尼恢復力的F
1=k
(n+1) +c
(n+1) …,F(xiàn)
j=k
(n+1)+ c
(n+1) …,F(xiàn)
n=k
(n+1)+
(n+1) 的傅立葉級數(shù)各簡諧分量的系數(shù)向量。
由以上推導可知,求解帶有非線性聯(lián)軸器軸系的穩(wěn)態(tài)響應(yīng),可以歸結(jié)為聯(lián)合求解2N+1個非線性代數(shù)方程組(5-15)和求解n個微分方程組(5-4)而重點又在于由(5-15)式求得2N
+1個未知量[a
0 a
1 ]
T。由(5-15)式可知,它不同于一般的非線性方程組,在一般的非線性方程組中,未知量是顯含的,而(5-15)式的未知量{a}是隱含的,而且{q}是{a}的非線件函數(shù)。不能通過將y
b的傅立葉展開式代人恢復力O的表達式中來直接求得,這是因為Q表達式中的振幅
不能表示成{a}的顯函數(shù)的緣故。因此要想由(5-1)式解得{a},還需要解決兩個問題:一是如何求
,二是用什么來解隱含{a}的方程組(5-15)。下面就決這些問題。
三、ILM法
將非線性方程組簡寫成:
由于向量函數(shù){r({a})}中非線性項{q({a})}的復雜性,可行的求解方法是采用數(shù)值法。
對于式(5-17)的數(shù)值法求解問題,我們將其轉(zhuǎn)化為與之等效的目標函數(shù):
的極小值問題。即非線笥方程組(5-17)的解{a}可以通過求此極小值問題的最小二乘解得到。在此采用一種改進的LM算法(ILM)來求解這一問題。ILM法的基本思想簡述如下:
當LM法用于(5-18)問題時,迭代公式為:
式中μk是LM參數(shù),I為單位矩陣,{p(k)(μk)}為搜索逼近(5-17)式解的校正向量,它依賴于參數(shù)μk值,控制搜索方向和長度。
LM算法的優(yōu)點是,在計算(5-20)式時,可以不考慮[J({a
(k)})]是否滿秩,μ
k可以起到
({a})下降參數(shù)的作用,{p
(k)(μ
k)}是
({a})在{a
(k)}處的下降方向,而且總存在這樣的μ≥0,使
({a
(k)}+ p
(k))<
{a
(k)})(對所有k),隨著μ值的增大,{p
(k)(μ
k)}的方向越來越接近
({a
(k)}的負梯度方向,此時,收斂速度變慢,但放寬了對初始近似{a
(0)}的要求。缺點是選擇μ滿足
({a
(k+1)})<
({a
(k)})時,在一個迭代步驟中需要多次求解方程組(5-20),大大增加了計算量,因此有必要對LM法進行改進,以使選擇μ
k時即不增加太多的計算量,又能保證滿足下降性質(zhì),即有一定的收斂速度,又能改善(5-20)方程組的病態(tài)性。改進后的迭代公式為:
式中才
為矩陣
(k)的元素。
,
分別為矩陣L
(k),
(k)的元素。公式(5-23)和(5-27)和(5-28)中不含參數(shù)聲μ
k,因此改變μ
k時,只需重新計算(5-24),而不需要重新進行三角分解。顯然,改進后的算法減少了由于選擇合適的μ
k而帶來的計算量。這種算法與LM法的不同之處在于用正定矩陣L
k 代替了單位矩陣I,它不僅調(diào)整了矩陣
(k)的主對角元素,而且對整個矩陣進行了調(diào)整,它比LM法有更好的收斂速度。
為了得到合適的μ
k值,使得搜索向量{p
(k)(μ
k)}更快更好地滿足
({a
(k)}+ p
(k))<
{a
(k)}),加速收斂,改善LM法對初始值{a
(0)}要求過高的缺點,本文采用一種選擇合適μ
k值的新算法,對LM法進行了改進,選擇計算步驟如下:
①.取定初始近似{a
(0)}和初始值
,為了調(diào)整μ
k值,引人調(diào)整系數(shù)v,
可以取得小一些,取
=10
-2,v=5。
②.按(5-21) 式首先算得[J({a
(0)})],然后按(5-26)式算得0
(0) ,再根據(jù)(5-27)、(5-28)式算得矩陣L
(0)和
(0)中的各元素,按(5-25)、(5-23)和(5-24)算得{P
(0)(
)};按(5-17)算得{r({a
(0)})};按(5-18)算
({a
(0)})。并計算{a
(1)}={a
(0)}+{P
(0)(
)}和
({a
(1)})
③.(l)如果少
({a
(1)})≤
({a
(0)}),則以
/v代替
重新計算{P
(0)(
/v)}和新的{
(1)},
({
(1)})。(a)如果有
({
(1)})≤
({a
(0)}),則取定μ
0=
/v;(b)如果
({a
(1)})>
({a
(0)}),則取定μ
0=
,(2)
({a
(1)})>
({a
(0)}),則需增大μ值,取
=v
m ,以
代替
,逐次對m=1,2,…時的
代入(5-24)進行計算,最后取定使不等式
({a
(0)})+{ P
(0)(
)})<
({a
(0)})成立的最小正整數(shù)
對應(yīng)的
作為μ
0以及{a
(1)}+{P(
)}。
④.假定已求得第k次近似{ a
(k)}和相應(yīng)的
=μ
k-1,算出[J({ a
(k)})],
(k),L
(k),
(k),r({ a
(k)})},
({ a
(k)}),然后算得{P(
)},并計算{ a
(k+1)}={ a
(k)}+{P(
)}和
({ a
(k+1)})。
⑤.(1)如果
({ a
(k+1)})≤
({ a
(k)}),則減少
以
/V代替
重新計算{P(
/V )}和對應(yīng)的{
(k+1)}及
({
(k+1)})(a)如果
({
(k+1)})≤
({ a
(k)}),則取定μ
k=
/V ;(b)如果
({
(k+1)})>
({ a
(k)}),則取定μ
k=
(2)如果
({
(k+1)})>
({ a
(k)}),則增大
值,可取
=v
m ,以
代替
,逐次時m=1,2,…時的
代入(5-24)式進行計算,最后取定使不定式
({ a
(k)}+{P(
)}<
({ a
(k)})。
⑥.目標函數(shù)
({a})的k次迭代和k+1次迭代如果滿足絕對誤差和相對誤差精度,即可將{ a
(k+1)}作為近似解。如果不滿足,則以{ a
(k+1)}代替{ a
(k)},μ
k代替μ
k-1去執(zhí)行步驟⑤,直到滿足要求為止。
至此,(5-17)式的求解方法已經(jīng)建立起來,日(5-17)式求解{a}還需要求出
,{q}和(f
j)(j=1,2,…,n)。另外,在用(5-21)式求[J({a})]時遇到r
i({a})對隱含向量{a}求偏導數(shù)的麻煩,因此在計算[J({a})]時,需要做些處理。由(5-15)式可知,它是頻域內(nèi)的2N+1個非線性代數(shù)方程組,而非線性遲滯恢復力
是時域函數(shù),因此在求解(5-15)時需要進行頻域與時域相互變換,并做一些數(shù)學上的處理,下面逐一敘述。
5-3一步用SSGILM法計算帶有非線笥聯(lián)軸器軸系穩(wěn)態(tài)響應(yīng)
為了求得未知向量{a},還需做以下工作:
一、向量函數(shù){r({ a(k)})}的計算
要計算{r({ a
(k)})}為聯(lián)軸器恢復力
的傅立葉級數(shù)展開式各簡諧分量的系數(shù)向量。對于給定的{ a
(k)},不能由時域表達式
求得頻域內(nèi)的{q({ a
(k)})},而必須按以下步驟計算。
首先,由給定的頻域向量{q({ a(k)})},根據(jù) 的N個時域離散值,記為Y(1)~Y(N)和DY(1)~DY(N),其次,由下式求得 幅值
然后,將 以及 時域離散值代入第三章中得到的恢復力
的表達式(3-8)、(3-12)、(3-27)和(3-41)式,算得對應(yīng)于{ a
(k)}的恢復力Q在一個周期內(nèi)N個Q的時域離散值進行FFT變換,即可得到非線性恢復力Q在頻域內(nèi)的各諧波分量的系數(shù)向量{q({ a
(k)})}
2. {fj({ a(k)})}的計算
{fj({ a(k)})}是式(5-6)中恢復力Fj的傅立葉級數(shù)展開式各諧波分量的系數(shù)向量。當向量{ a(k)}給定時,首先由5-2節(jié)中所述方法算得各個 和 (j=1,2,…,n),其次由(5-6)式中恢復力Fj的各諧波分量的系數(shù)向量{fj({ a(k)})}。
算得{q({ a(k)})}和{fj({ a(k)})}后,代入(5-15)式即可得到{r({ a(k)})}。
二、雅可比矩陣[J({ a(k)})]的計算
為計算方便起見,將雅可比矩陣式(5-21)分解成三個矩陣:
[J({ a(k)})]=[J1]+[J2]+[J3] (5-30)
1.[J1]的計算
由(5-15)和(5-21)式可得:
[J1]=
2. [J2]的計算
[J2]的計算實際上就是對 {q({ a(k)})}/ { a(k)}的計算。由于恢復力Q的函數(shù)表達式是{ a(k)}的隱函數(shù),因此不可能由Q的表達式直接進行FFT變換來求得{q({ a(k)})},也可能由{q({ a(k)})}直接對{ a(k)};求偏導數(shù)來得到[J2]:
由第三章中的式(3-8)、(3-12)、(3-41)和本章中的式(5-13)可得:
式中, ,, ,, 可以直接由Q的表達式和(5-13)進行解析計算得到, / { a(k)}, / { a(k)}也可以由(5-13)式直接進行解{ a(k)},選取增量△{ a(k)},然后計算一個周期內(nèi)對應(yīng)的 ({ a(k)}+△{ a(k)})和 ({ a(k)})值,得:
由(5-32)式算得 / { a(k)}的時域離散值后,進行FFT變換即可得到頻域中的 {q({ a(k)})}/ { a(k)}。
3. [J3]的計算
[J3]的計算實際上就是偏導數(shù) {fj({ a(k)})}/ { a(k)}的計算。計算方法與計算 {q({ a(k)})}的方法類似,故不再贅述。對于[J2],[J3]、分別有式(5-34)、(5-35)。
在計算出{r({ a(k)})}和{J({ a(k)})}之后,就可以按5-2節(jié)中發(fā)展的ILM法進行搜索迭代計算,由初始向量{a(0)}不斷搜索逼近滿足精度要求的{ a(k+1)},然后代入(5-10)、(5-11)、(5-12)和(5-7)即可求得聯(lián)軸器從動動端質(zhì)理塊mb的穩(wěn)態(tài)響應(yīng)yb以及軸系中各圓盤轉(zhuǎn)子穩(wěn)態(tài)應(yīng)Y。同時還可以得到對應(yīng)的幅頻圖。
5-4小結(jié)
本章對帶有非線性聯(lián)抽器的n+1個自由度軸系在四盤質(zhì)量偏心產(chǎn)生的激勵力作用下穩(wěn)態(tài)響應(yīng)計算方法進行了研究,以GLM法為基礎(chǔ),提出了一種稱為SSG
ILM (Separate System-Ga1erkin and Imp-r0ved Leenberg-Marquardt的方法,用于計算局部具有非線性特性軸系的穩(wěn)態(tài)響應(yīng),
主要工作如下:
1.建立帶有非線性聯(lián)鈾器n+1個自由度軸系的止)學模型和數(shù)學模型,為了求解這種局部含有非線性元件的軸系的穩(wěn)態(tài)響應(yīng),將軸系分成兩個子系統(tǒng),即含有n個自由度的線性軸系和含有非線性變參數(shù)的聯(lián)軸器子系統(tǒng)。
2.對線性軸系子系統(tǒng)運動微分方程組用正則坐標變換進行解藕處理;對非線性變參數(shù)的聯(lián)軸器子系統(tǒng)運動微分方程用Galerkin法,變成一組隱含系數(shù)向量{a}的非線性代數(shù)方程組。
3.針對LM法的缺點,采用已有的選擇合適μ值的方法和加快收斂速度的算法對LM法進行了改進,用改進算法對上面得到的非線生方程組中的未知向量{a}進行搜索計算,最后解出局都具有非線性特性軸系的穩(wěn)態(tài)響應(yīng)。